初秋时节,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洛宁县罗岭乡前河村的自然村花树凹云雾缭绕、层峦叠嶂,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卷。
这里曾是缺水少电、行路艰难的偏远山村,如今已芳树遍植,传统民房、窑洞、红灯笼点缀其间,以陶缸、三彩为基础的创意作品随处可见。
这一切,都出自郭爱和之手。
郭爱和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。从艺三十多年,创作三彩釉画上千幅,在海内外获各类奖项百余项,郭爱和的艺术追求,与乡村振兴产生了美妙的共鸣。在花树凹,传统村落与现代“陶”源,文化艺术与乡村振兴,因为郭爱和,完美融合在一起。
郭爱和。图片来源:洛阳网
卷发布衣 朴素的他却有“多彩”情结
洛阳三彩,可以说是中国陶瓷美术界的一张“新鲜”的“老面孔”。说它“新鲜”,是因为这个名称是2008年前后才提出来的;说它“老面孔”,是因为它与历经汉、唐、宋、明、清数千年演变的三彩艺术一脉相承。
1986年,正当大家都在做“三彩马”和“三彩骆驼”时,从洛阳师范学院毕业的郭爱和却独辟蹊径,潜心平面三彩和三彩壁画的研究,他说,他要赋予“唐三彩”新的生命--上釉、烧窑、扛包、推销、参展……业精于勤,行成于思,经过近四年的炉火紫烟,郭爱和闯出一片新天地。
郭爱和的“三彩釉画”作品《唐韵》。图片来源:新华社
郭爱和在实践创作的同时,不忘理论的研究和探索,他构建的“洛阳三彩学”,使“洛阳三彩”成为独立的陶瓷艺术门类。
为了三彩艺术更好的传承和发展,郭爱和先是在洛阳市区建立了洛阳三彩艺术博物馆,2016年又在洛阳师范学院建立中国三彩艺术馆,此后又将自己的工作室衍化成了中国三彩文创园。
与热烈的三彩作品风格迥异,一头卷发,一身布衣,生活中的郭爱和给人一种平静之感。但朴素的他心中始终有一道“多彩”的情结--他希望用中国文化讲述中国故事,让洛阳三彩成为世界色彩,蝶化为乡村振兴中的亮彩。
艺术赋能 贫困山村变身“艺术公园”
遇见花树凹,源于一次偶然。2013年,郭爱和在一次采风中来到这里,花树凹沉睡已久的自然之美让郭爱和眼前一亮:依山傍水,花开满坡,森林覆盖率在85%以上,自然地貌及地面植被丰富多变。
“这里不仅自然风光优美,而且文化底蕴深厚,‘河图洛书’就在附近,这么好的地方,可以把三彩陶艺‘搬’过来。”郭爱和说,那一刻,他心中涌起“以大山做画布、以陶瓷为画笔,把山川变艺术村落”的灵感,决定在这里建设陶艺村,让“洛阳三彩”艺术融入大自然。
2015年,郭爱和带领洛阳三彩艺术博物馆的陶艺团队入驻前河村花树凹,在不大拆大建的基础上,遵照“保留原始风貌,留下时代烙印”的原则,对花树凹进行改造,通过艺术扶贫的模式,带动贫困山区脱贫。
从洛阳到罗岭,100多公里的公路,郭爱和跑了不止百次。水电未通时,他住在民房彻夜修改图纸;施工时,为了让工人尽可能了解他的想法,吃住都跟他们在一起;峡谷中被大雨冲散的碎石,他带着团队一块块归置。
“陶艺村的打造必须引用独特又统一的艺术语言。缸是最早的陶器之一,是中国文明、陶瓷文化发展的见证。”郭爱和说,他发动团队和村民去农家收缸,方圆百里跑了个遍,圆的、扁的、方的……用了近两年,收了9999口陶缸。
大型陶艺装置作品《容》。图片来源:洛阳网
用来汲水、储物的陶缸被注入新生命,形成一件件颇具艺术性的陶艺景观作品。从花树凹的高处俯瞰,由6666口陶瓷大缸组成的大型装置作品《容》,宛如一位美丽少女伫立在山谷之间。走出三彩展览馆,沿着陶瓷大缸铺设的“陶瓷之路”拾级而上,可以观赏山间错落有致的梯田和花谷……如今,这里处处洋溢着艺术气息,俨然一副乡村艺术公园的模样。花树凹也有了一个更为人熟知的名字——“洛阳三彩陶艺村”,又称爱和小镇。
以艺术眼光和审美视角重塑乡土,带给农村的是“颜值”,带给农民的是“实惠”。2018年初,陶艺村通过旅游景点审批,可收取20元一张的门票。曾经困住村民的花树凹成了带富周边的“旗手”,辐射前河、蛇沟、皮坡、路沟等多个行政村,带动1229户群众受益。
使命担当 为乡村孩子的美育“填沟”
“国家给我大师、专家的称号,不是闹着玩儿的,是提醒我肩上有担当,要用艺术影响、改变人们的生活。”爱和小镇很美,但郭爱和并不满足。想得更远,看得更高,他把发展的目光盯在了下一代。
从2015年开始,他探索在爱和小镇举办了中国“当日艺术展”活动,通过当日创作、当日展览、当日抢拍、当日捐赠,以公益“快闪”活动,呼吁更多的人加入艺术扶贫,帮助山村学校筹建美育教室。
“以美育心,以心赏美,我们希望能在孩子们心灵深处种下一颗美的种子。”郭爱和的梦想纯粹却充满力量。
目前,“当日艺术展”已连续举办七届,共邀请艺术家550人次,共募集爱心捐款154.8万元,用这笔钱在洛宁县86所中小学挂牌设立美育教室,同时已资助1000多名中小学师生走出大山,到洛阳市区的博物馆、艺术馆等进行美育研学。艺术扶贫成功为乡村学生插上了梦想的翅膀。
郭爱和带领罗岭乡中心小学的学生写生。图片来源:新华社
2020年,郭爱和获得了人生中与众不同的一个奖:2020年度河南省脱贫攻坚奖创新奖。
郭爱和用艺术破解特色小镇、田园综合体以及沟域经济和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难题,让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,如今成了河南出名的艺术村、陶艺村,无人问津的地方如今绽放出了属于自己的光彩。
郭爱和在“洛阳三彩陶艺村”向参观者介绍景观。图片来源:新华社
从创立洛阳三彩到把艺术注入乡野,再到乡村振兴实践者,郭爱和用艺术特有的力量让乡村焕发生机与活力。“乡村振兴需要更多有文化内涵、有灵魂、有历史和未来的探索。”郭爱和说。